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纪检监察信息 >> 正文

2017年纪检监察信息第7期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7日 信息来源: 网络信息中心 点击: 作者:佚名

定边县纪委召开全县纪检监察工作会

7月26日,定边县纪委召开全县纪检监察工作会。会议传达贯彻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通报1-6月份执纪审查工作情况,安排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并对下一阶段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纪委分别对2017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打算向大会作了汇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志琴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会议要求,要强化监督,突出发现和反映问题。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注重从信访举报、明察暗访、百姓问政、审计监督、网络舆情中发现线索。对今年以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大清理”,建立专门台账,确保线索零遗漏、零流失。本着“发现不了问题就是问题”的态度,直接进村入户,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动扶贫开发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和纪律审查工作,深入学习总书记近期关于巡视工作的4次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和市纪委《整改方案》涉及县纪委的40项整改任务,诚恳接受、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全面落实。要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腐败,按照市纪委要求,认真组织排查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的问题线索,认真组织排查反映乡镇部门班子成员的问题线索。要切实把握好“四种形态”,运用第一种形态见人见事,触及内心,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用准用好第二种形态,充分发挥警示纠偏作用;运用第三种形态,走出要么是“好同志”要么“阶下囚”的困境;运用第四种形态,拔“烂树”、护森林,发挥应有的惩戒震慑作用。

各乡镇纪委书记,公、检、法、工业园区纪检组长,委局机关全体干部共计160余人参加会议。


  定边县:上半年“三个助力”领域立案2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9人,通报曝光18起

今年以来,定边县纪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纪委工作要求,立足职责定位,主动担当作为,聚焦“三个助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全县追赶超越向纵深发展。

强化思想认识,夯实政治责任。按照市纪委的统一部署,该县纪委高度重视,及时学习传达了省、市纪委落实“三个助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先后3次组织召开全县落实“三助力、一鼓劲”工作部署动员会、纪检监察系统“三个助力”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纪检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落实“三个助力”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加强组织协调,实施明察暗访。该县纪委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抓紧抓实抓细研究制定了中共定边县纪委、定边县监察局“三个助力”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下设10个监督检查组,联合财政、审计、扶贫、民政等部门,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深入到各乡镇和职能部门、贫困村、贫困户中,开展查阅资料、模拟办事、电话查询、实地调查、个别访谈、受理群众举报、随机走访等形式,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集中受理了一批问题线索。

聚焦重点任务,严格监督执纪。在落实“三个助力”工作上,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找准职责定位,不断强化助力措施,做到担当主责不缺位,助力保障不越位,在监督执纪问责上出实招、求实效。重点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履职情况;滥用职权干扰、阻碍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插手项目建设;扰乱市场秩序、司法不公正,庸政、懒政、怠政等问题。对工作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违规操作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挂空名”、走过场、流于形式或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力造成工作进度缓慢者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受理“三个助力”领域问题线索69件,立案27件,党政纪处分19人,通报曝光18起43人。

强化制度保障,严格责任追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88”、“四风”、“三个助力”微信平台作用,多渠道全方位收集涉及“三个助力”违纪问题线索。同时,出台了涉及“三个助力”违纪问题的实名举报奖励办法,对实名举报内容查证属实,被举报人受到问责、党纪处分、政纪处分或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按照规定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对落实“三个助力”工作情况实行周汇报、月统计、季度通报制度,并列入追赶超越季度考核点评内容,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硬考核之中。截至目前,通报曝光18起精准脱贫领域违规违纪典型案件,发挥警示效应,持续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


定边:激浊扬清凝正气 廉洁之风吹满城

近年来,定边县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拓宽宣教载体,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教育工作格局,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着力强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明确目标任务  注重教育的针对性

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宣传。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站等全县各类新闻媒体和报刊宣传作用,进一步加强十八大以来中省市县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宣传,及时把党组织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新成效向社会传递,坚定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纪律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为重点,结合岗位实际,制定学习计划,以宣讲、测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知规明纪,坚守纪律“底线”。

认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坚持做到警钟长鸣。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开设廉政警示教育课程、专题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开展经常性、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把警示教育从单纯的观看电教片延伸到组织收看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讲座、举办警示教育文艺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及开展廉政风险案例教育等形式,提醒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始终绷紧纪律之弦。

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活动,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工作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本单位工作性质优势和宣传平台,加大廉政文化宣传覆盖范围和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治沙精神,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汲取精华,讲好廉政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好的家风,倡导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树立婚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使廉洁理念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突出重点对象   注重教育的实效性

突出重点对象。将党员干部作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把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委(党组)会重点学习内容,通过开展“学思践悟”教育、召开专题报告会、开展“传承优良家风、推动移风易俗”等经常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认真履职尽责,坚持做到不闯“红灯”,不踩“红线”,不趟“雷区”,使各项纪律和作风建设规定成为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警戒线”。

创新宣传形式。通过“两微一网”主流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LED显示屏、宣传栏、广告牌、文化墙等,制作刊播廉政栏目、设立廉政书屋、建立廉政文化角、举办廉政文艺演出、设立廉政宣传橱窗等多种方式方法,及时传递廉政“好声音”,实现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全覆盖,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构建教育阵地。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积极构建廉政教育主阵地,建立廉政宣传栏、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长廊等不同形式的教育阵地,深入挖掘县内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利用我县李守林故居、石光银治沙展览馆等文化资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镇、村精心打造村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在单位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廉政文化精品创作与展播活动,打造特色廉政文化品牌,使党员干部潜移默化接受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廉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完善工作机制   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调、齐抓共管工作局面,确保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制定方案、抓好落实。该县纪委将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强化督查,严格问责。县纪委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检查考核的范围,对不重视、工作不力、敷衍塞责、未如实履行此项工作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