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表叔昨天竟然把低保退了!”5月28日大清早,乡下的表婶给我打来电话,言语里透着怨气。
表叔是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大前村村民,有着30多年党龄,为人直率,性情刚烈,敢于直言。
“怎么说退就退了,以前不是想方设法‘吃’低保吗?”电话这头的我一头雾水。
“是呀,你说能‘吃’上低保容易吗?昨天村里召开低保听证会,别人都在争取名额,他倒好,主动站出来要求退保……”表婶在电话里埋怨道。
这让我想起五年前的一天,同样是一大清早,表叔打来电话,要我这个城里的干部帮帮忙。家境不算富裕的他想看看能不能通过我“吃”上低保。他说,“村里评低保不公平。胡某家刚盖了新房,买了大彩电,还能‘吃’低保,为啥我就‘吃’不上?”我当时给他解释了半天,低保是国家对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不能搞“关系保”、“人情保”,对“骗保”现象,相关部门一定会严查。
讲了半天道理,表叔才不情愿地挂了电话。
但没想到,三年前的一场意外,真的让表叔“如愿以偿”了。表叔上山砍柴,不小心摔断了腿,花了5万多元治疗费,又在家休养了半年多,家庭因病返贫。为此,村里上报并让表叔享了两年的低保。
“侄儿啊,我跟你说,现在我们家经济有所好转了,已经不符合‘吃’低保的条件了。我主动退保,是想让国家政策惠及比我更困难的人。”电话那头,表叔接过表婶的电话说道,一下子打断了我的思绪。
“以前是干部想让谁‘吃’低保谁就可以‘吃’,有些不符合标准的因为有关系也‘吃’上了。现在,都是实行低保听证,听证会上,每个申请对象都要向大伙儿介绍家庭情况及申请理由,民政部门的调查组还会到申请户家里实地察看,最后,由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村干部代表等组成的听证代表团当场投票表决,谁符合政策要求,谁才能‘吃’上低保。”表叔打开了话匣子,直夸低保听证制度好!
原来,十八大以后,青原区借纠正“四风”之机,着力整顿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低保管理混乱问题。区纪委查处了3起村干部利用职权违规搞“关系保”、“人情保”案件,约谈了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求他们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该区推出了一年一听证、一年一评审的“低保听证制度”,动态管理低保对象,青原区城乡低保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今年1月至4月,该区调整低保对象1089名,调整率达到11.5%,群众满意度由原来的62%增加到96%。
“表叔,以前您不怪我吧?”
“侄儿啊,叔哪能怪你?叔以前要的不是低保,是公平!叔就是看不过那些不按规矩办事的。话说回来,还得谢谢你呐,感谢你们纪委查处了腐败案件,我们百姓拍手拥护。”
表叔不愧是老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