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清风时评 >> 正文

标本兼治“微腐败” 还基层以清风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日 信息来源:定边街道纪工委 点击: 作者:齐珍 白亚妮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密切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让人民群众更真切的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度。然而,近年来,基层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群众深恶痛绝,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4.6万人,其中,7至9月立案1.5万人。可见农村基层干部的“微腐败”更可能造成“大祸害”,群众利益受到侵犯,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不足,幸福感打了折扣,安全感得不到保障。

   基层腐败问题纷繁复杂,但归结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干部的主观作为。具体表现为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低,纪法意识淡薄,甚至违纪违法行为已然发生,也浑然不知错在哪里;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党纪国法根本不会惩戒到自己身上,“掩耳盗铃”竭力掩盖违纪违法事实;有的缺少党性锻炼,缺乏理想信念,权力观扭曲,大搞“拉帮结派”,“地头蛇”作风等。基层腐败涉及民生民心,如何治理基层腐败问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不仅要注重业务能力等“硬本领”,更要考验干部的党性修养、个人德行、权力观、价值观等“软实力”。乡镇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把关“村三委”的选举工作,规范流程机制,保证基层民主选举的真实性、严肃性,使选举结果真正做到“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要注重已任用干部的继续再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开设党性教育、政德教育等课程,培养德才兼备的农村党员干部。

加强思想作风转变。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县级以下深入开展,要以此为契机,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党纪党规、法规条例等知识贯穿于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内容并重点学习,强基固本,入脑入心,使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激发不想腐的内生动力;通过村党员大会、村三委会议等开展警示教育,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达到“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以案释德”的综合效果,同时以反面教材为镜鉴,对党员干部,起到震慑作用,筑牢不敢腐的思想堤坝。

加大贪腐整治力度。乡镇纪检监察机关要打通反腐“最后一公里”,与村监委会做好衔接,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例如,对“乡村振兴”等资金流量较大的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对其中涉及的项目工程、产业兑付、集体“三资”等实施重点监督;要握好手中监督执纪问责的利剑,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加大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惩处力度,形成“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高压态势,营造不能腐的基层政治生态。

推动反腐败工作向基层延伸是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应有之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释放到基层,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蝇贪”“蚁腐”问题,有效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