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县深入开展了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以解决服务发展理念不足、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庸懒散慢虚、“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等问题为重点,历时一个多月,切实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与持续加强“四风”整治紧密结合,持续推动干部队伍作风发生根本性转变,收到良好效果。
建立督查“立体网络”,提升干部工作效率
把监督检查作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保障,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等部门参与,抽调人品正、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13个明察暗访组,制定“十项工作制度”、“四合一”工作法,对全县各级机关工作秩序、办公环境、服务态度和群众反应强烈、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坚持每周至少明察一次,暗访一次,每组明察暗访单位不固定,实行轮流交叉进行。先后多次深入19个乡镇、1个便民服务中心、68个部门进行了明察暗访。目前,已通过工作动态、党建云平台发布三期通报,共涉及乡镇(街道)8个、部门(单位)27个对个别单位签到、请假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当场指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作风整改的良好氛围。
激活信访“末梢神经”,拓宽线索问题途径
为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挖掘信访问题线索,切实提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质量,主要通过“信、访、电、网”发现反映职能部门、党员干部在村级财务审计、扶贫领域腐败和扫黑除恶、营商环境整治、舆论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干部作风问题线索。同时,从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百姓问政、审计监督、网络舆情、扶贫领域和扫黑除恶专项巡察、常规巡察中进行汇总梳理一批问题线索、重点进行核查处理。截止目前,共摸排问题线索120条,已结案84条,正在办理36条,办结率70%。全县各乡镇、部门自查摸排出问题线索96条,均已办结。
紧盯问题“无缝对接”,明确快查快办时限
按照排查整改工作方案要求,紧扣四个重点问题,即遵守政治纪律问题;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慵、懒、散、慢、虚问题;“四风”隐形变异问题,针对排查出问题采取立查立办、立转立办,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销号管理,切实把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县纪委对移交线索问题按照线索台帐,当日提出分办意见,对苗头性、倾向性或情节轻微的三日内报送进展情况,对情节复杂的五日内报送进展情况,对重大问题七日内报送进展情况,以“零容忍”态度持续推进整改工作。截止目前, 全县处理干部128人(科级干部23人),其中批评教育11人,通报批评35人,约谈16人,提醒谈话45人,诫勉谈话4人,党纪政务处分13人,调整岗位3人,免职1人。
夯实作风“落地生根”,完善制度责任体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通过聚焦干部作风转变,认真对照每个阶段整改台账细化的任务要求,全县各机关进一步完善了学习、考勤、工作、财务、议事、考核等管理制度,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做到从制度上分析原因,从工作机制上查找缺陷,从监督措施上寻找不足,用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为单位干部划出了行为界限,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形成了教育、监督、惩处有机衔接、相互配套的纪律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推进了作风建设的常态化。目前,已印发《工作动态》35期,已建立了长效机制120条,完善规章制度18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