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执纪监督 >> 理论调研 >> 正文

浅析当前基层信访举报的成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4日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作者:高利利

    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群众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当前信访举报呈现以基层信访举报占信访总量较大的整体趋势,基层群众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的问题逐渐增多,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信访,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基层信访举报的特点
    1、从诉求渠道上看,越级访逐年增多。近几年,上级下转信访举报件呈现逐年增多现象,有些群众是对上访程序不是很清楚,盲目上访;有些群众是对基层其他部门或信访组织不够信任,寄希望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有些是因为基层组织信访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对群众反映问题敷衍塞责,把矛盾上交;有些是因为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有效化解基层信访矛盾。
    2、从诉求方式上看,集体访问题比较严重。有些群众上访时存在“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状态,希望“震动”越大就会越得到重视,从而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有的上访群众甚至采取拉横幅、喊口号、堵截围攻领导办公场所等过激的方式,来引起主要领导的重视;有些上访群众所诉求的问题涉及群体利益,这些共同利益使上访群众聚集在一起,想以群体性集体访促进事件解决。
    3、从诉求内容上看,重复访呈上升趋势。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及利益类举报的上访问题日益突出,有些群众要求过高,无法满足,问题经过多次处理、复查仍不满意,一信多投;有些重复访是因为案件查办不彻底、不到位、处理不当,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如此种种导致重复访呈上升趋势。
    二、基层信访举报的主要原因
    1、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流于形式,村级领导离任账务公开不到位,引发群众猜疑。有的村级随意截留、挪用国家救济款、强农惠农款等村集体收入款,不入账、不上报、不及时公开明细,透明度低,群众有疑问时无法给于合理答复,并采取压制等手段,导致群众通过上访寻求真相。
    2、村级领导干部工作漂浮不扎实,就地化解矛盾能力有待提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思想上不够重视,对信访举报工作的重视难于落实到行动上来,对群众的诉求敷衍了事、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等不作为的现象,导致群众上访。二是工作方法有待提高。部分基层信访干部业务素质不过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态度生硬,易使矛盾激化;处理矛盾纠纷时缺乏经验和技巧,且有部分干部不能坚持原则,存在人情网、关系网等现象,这些行为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导致上访。
    3、责任落实不明确,疑难信访举报问题难以归口处理。近几年来,农村信访举报涉及范围较广,一封举报信有时涉及土地问题、村级财务问题、干部问题、村两委换届、历史遗留等多方面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组织协调进行处理解决,此时,往往会有相互推诿责任、不愿插手等现象发生,群众得不到明确的答复,情绪过激,导致上访。
    4、少数案件存在调查不彻底、处理不到位等问题。有的案件在调查处理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二十四字方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群众对乡镇和县级直属单位纪检组织缺乏信任,对有的信访件的查处结果不认可,甚至认为是包庇袒护,官官相护,诱发新的信访问题,导致再次上访。
    5、个别群众要求过高,同一案件反复数次举报。个别群众反映信访问题经过多次复查处理仍无法满足,且重复举报和一信多投现象普遍,重复举报件和上级下转案件呈现逐年递增。
    三、对策及建议
    1、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大村级财务人员培训。帮助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开支审批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同时,加强村级会计人员培训,解决村级财务人员中存在只记流水账、白条顶账、账目不清等问题,增加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减少因财务问题混乱导致的信访举报。
    2、完善和创新领导责任机制,夯实基础保障。构建新的信访工作机制,建立信访工作领导责任机制,完善领导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确保重要信访问题亲自关注、亲自过问、亲自解决,真正做到制度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避免责任虚化。对信访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处理问题不及时、推诿扯皮或失职渎职所导致的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实施问责制度。
    3、完善和创新组织协调机制,形成资源共享。针对当前信访问题涉及范围较广,牵涉多个部门,因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由纪委、组织、人事、审计、农经等组成联合接待中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研究问题,制定解决处理方案,从而使群众能够尽快得到明确答复。
    4、完善信访举报工作制度建设,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继续完善和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信访程序,所受理的信访举报统一登记交分管领导阅批,转办后限时办结;建立“干部下访”工作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下到基层,及时排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及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同时,要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针对当前基层纪委工作人员少、人员流动快、业务不熟、监督不力的实际情况,采取基层纪检干部的交流交叉使用,按照区域划分,集中交叉办案,防止和杜绝人情案的发生;同时通过以案代训、以案代培等方法,提高基层信访干部综合素质及乡镇纪委独立办案能力,从而增强就地化解矛盾能力。落实办案责任制,加大力度推进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和查办案件工作年度考评制度,有效降低农村信访举报。
    5、完善干部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纪检监察干部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建立和完善培训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依法执纪、依法办案能力、提高经受腐蚀的严峻考验的能力;其次,加大业务知识培训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解决“思想僵化”和“本领危机”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基层信访举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