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5日,对于定边县委巡察办干部薛春青来说是难忘的。因为这一天,通过单位推荐和组织严格审核,他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成为了乡村振兴第一批驻村队伍中的一员,担任冯地坑镇冯地坑村第一书记,和队员贺华飞、贺艳芬与冯地坑村结缘。
如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如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刚刚驻村,诸多难题就摆在了薛春青和驻村工作队面前,而薛春青明白写在纸上的驻村工作计划只有得到实施,才是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农民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决定紧扣“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总方针,从群众当前“急难愁盼”的小事入手,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冯地坑村董新庄组沟底过水桥位于宁陕交界处,是本村通往宁夏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董圪崂、新庄、老庄等村土地交错耕种、相互来往的主要生产道路。驻村工作队通过与村民座谈和入户走访了解到,该桥2014年由政府投资修建,后被洪水冲垮,至今农用车辆无法通行,导致村民出行难、耕种难。为了提高村民生产效益,彻底解决19户村民102人的出行难问题,驻村工作队向镇政府争取资金6万余元,积极联系建筑队重修此桥,同时也修通了孙崾先组到董硌崂组的生产道路,极大地方便了两个小组村民的生活、生产,为冯地坑村群众实现产业兴旺奠定扎实的基础。
今年,冯地坑村遭遇多年不遇的旱灾,地里的很多庄稼将没有收成,来到村里后,用什么方法帮助村民增加收入,过上富裕的日子又成了薛春青考虑的新问题。他直面困难挑战,大胆探索,尝试创建村级企业,成立注册资金168万元的劳务服务公司,为驻地企业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五采油厂长期输送劳务派遣人员,推动村级资源整合,构建“村社企合一”发展模式,为活跃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冯地坑村制定了“三步走”规划是薛春青为当地群众办的又一件实事。他带领工作队员,将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冯崾先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组进行打造,向镇政府争取资金38万余元,大力推进道路、院墙“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农户大门改造更新,屋檐树脂瓦美化工程。根据《冯地坑村幸福院启动方案》,启动冯地坑村幸福院,为全村大龄孤寡老人、“五保户”创造一个幸福快乐、舒适安全的晚年生活环境。启动红白理事会新规(试行)全县示范点,协同村委会,制定《冯地坑村红白理事会新规启动(试行)方案》,营造不攀比,风清气正的乡村红白喜事办理新风尚。
冯崾先小组村民冯向荣说:“一顶草帽、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薛书记来村里的这一个月总是边走、边说、边听、边记。”他自己也说:“我的微信运动里每天都是几万步,既然来了,就实实在在干点事,来到农村,就要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奉献三农。”驻村工作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为冯地坑村的群众办6件实事,用平凡的故事书写和见证时代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