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有这120只羊和100多亩庄稼地的收益,我有希望、也有信心贫困”,60多岁的红庄村村民李向刘指着满圈的羊群露出喜悦的笑容对着第一书记吕占林说道。

贺圈镇红庄村位于定边县城西南部山滩接壤区,辖4个自然村,全村198户,859人,其中贫困户33户,136人,低保户27户,74人,是全县贫困村。
按照定边县精准扶贫奋斗目标“两不愁、四保障”要求,红庄村在村民吃穿方面为全村村民提供了物质基础,先后组织村民开展农业生产、畜牧业养殖等,其中耕地面积达11550亩,其中,水地100亩,草地保留面积10000亩,其中人工种植4460亩,林地保留面积1333亩,其中退耕还林1083亩;大家蓄存栏71头,羊子存栏2680只,生猪存栏930头,其中能繁母猪120头。
今年前半年,县纪委副科级干部吕占林接任该村第一书记棒,立即到任该村组织开展工作。到任后吕占林利用很短的时间摸村情、跑农户,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和贫困户致贫原因,其中,因病、因残、因学、因灾成为该村致贫的主要原因,缺水、缺土地、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和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也是该村致贫的原因。找准根源后,吕占林先后组织该村三委班子成员研究对策,寻找解决方案,为了能够让村民不愁吃、不愁穿,吕占林积极帮助村民发展农业产业,研究农业种植对策,春季帮助村民寻找发展产业,秋季帮助村民解决农副产品卖难等问题,从根源上解决全村农民的吃穿等问题。
在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方面,该村为了能够尽快解决村民的出路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该村三委班子成员先后数次深入县城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各类项目在扶贫助学、医疗保障、通村道路等方面提供保障,其中移民搬迁69户,打深井一眼。目前该村金融贷款扶贫已发放完毕,通村水泥路项目正在规划中。
为了打消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担心自己脱贫顾虑,贫困户李向刘领着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在自己家里炕上算了一笔经济账,他一家共四口人,老两口和儿子、儿媳妇,全家共养殖羊子120头,耕种马铃薯、玉米、荞麦达100多亩,政府补贴羊子圈舍资金每户2000元,除去承包地费用和羊子饲草、饲料费用等,人均保守收入达3500元以上。当包村干部问李向刘能否退出贫困户时,李向刘点头笑了笑,表示肯定退出全村贫困户序列。
据该村第一书记吕占林介绍,该村通过系列帮扶措施,按照扶贫攻坚各项原则,严格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作要求,使对象识别到村到户、规划计划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帮扶力量到村到户、检测考核到村到户,及时宣传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倡导自主创业和产业帮扶,该村先后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加强扶贫力度,力争在年底全村人均收入突破3500元以上,使全村所有贫困户退出贫困群体,红庄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按照红庄村发展规划,该村将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整村推进为目标,以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牧业,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改进和完善村级社会公益事业。
通过精准脱贫攻坚任务,使该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全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红庄村的扶贫路已经伸向远方、向着既定目标前行,道路有曲折、有弯曲,我们相信,红庄村的农民脱贫的信心不减、致富的愿望不减……